摘要: 本试验选用6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照胎次、体况及产奶量随机分成A、B两组(n=30)。A组牛为对照组,饲喂含有奶牛原有青贮饲料的全混合日粮(TMR);B组为试验组,在A组饲喂全混合日粮的基础上,每吨另添加0.5kg宝利肥。测定两组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研究宝利肥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对照组相比,宝利肥组可以提高产奶量,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宝利肥可提高泌乳奶牛产奶量。
关键词: 灭活酵母;奶牛;产奶量;乳成分
宝利肥(Thepax)是一种酵母细胞及其生长培养剂的饲料添加剂,它是一种直接饲用微生物(Direct-fed microbe,DFM)。酵母细胞及其培养物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应用已有许多年了。最早的报道是1925年Eckles和Williams将酵母作为泌乳牛的蛋白补充饲料,发现能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
Newbold(1990)和Wallace(1994)都解释了YC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机制。他们认为酵母培养物具有刺激瘤胃微生物特定区系生长及活性的能力。酵母及培养物可以刺激乳酸利用菌活性,提高其乳酸利用能力,并稳定高精料日粮下瘤胃的pH。稳定的瘤胃pH 又能改善其它对酸环境敏感的菌群,增加瘤胃微生物菌群。反过来,微生物菌群增加又能利用更多的瘤胃NH4,并合成菌体蛋白,还能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从而增加采食量。给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提供更多的底物。这些影响的最后结果是提高动物的生产力。
宝利肥是无污染、无残留、抗疾病、促生长的天然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胃、肠壁结构与形态,防止霉菌毒素的危害,预防胃肠道疾病,稳定瘤胃内环境,促进厌氧菌特别是乳酸菌的生长繁殖。酵母菌培养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某些重要的协同因子,是一种基本的营养源,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该产品在发酵生产过程中,产生多种酶类和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B族维生素和抗菌物质,能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增强动物的机体抵抗力。另外,酵母细胞在培养基中产生的胞壁甘露寡糖可显著降低腹泻,替代抗生素,对反刍动物,宝利肥能刺激纤维素分解菌和乳酸应用菌在瘤胃内生长,通过调节瘤胃PH值能抑制乳酸菌生产菌。此阶段添加宝利肥对泌乳牛生产性能具有深远意义。
本试验通过在泌乳奶牛饲料中添加宝利肥,来探讨其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及分组
在试验现场选择两栋圈舍的高产荷斯坦奶牛60头进行分组,按照年龄、胎次、体况、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2组(n=30),即A组(对照组)、B组(试验组),试验奶牛基本情况见表1。
表 1 试验奶牛分组及基本情况
Table 1 Basicinstances of dairy cow
项目 Item |
试验前 Before experiment |
||
A组(对照组) Group A |
B组(试验组) Group B |
P |
|
头数(n) |
30 |
30 |
|
胎次(n) Parity |
2.33±1.45 |
2.23±1.61 |
0.801 |
产奶量 Milk yield (kg/d) |
32.17±2.83 |
32.00±3.66 |
0.844 |
乳脂肪率 Fat percentage,% |
3.70±0.659 |
3.52±0.47 |
0.247 |
乳蛋白率 Protein percentage,% |
2.77±0.17 |
2.67±0.23 |
0.063 |
乳糖率 Lactose percentage,% |
4.70±0.18 |
4.61±0.20 |
0.087 |
干物质率 Dry matter percentage,% |
11.87±0.79 |
11.68±0.74 |
0.326 |
体细胞数(万) Number of Body cell |
38.92±60.56 |
67.70±85.24 |
0.138 |
线性分 Linearity Score |
3.79±1.78 |
4.30±2.28 |
0.345 |
泌乳天数 Milk days |
74.07±47.00 |
69.23±32.21 |
0.644 |
脂肪蛋白比 Fat/protein |
1.33±0.22 |
1.33±0.18 |
0.969 |
注:1、表中数据为平均数或±标准差。
1.2试验饲粮及营养水平
试验用精料及粗饲料均采用牛场现有饲料条件,其中,A对照组牛群饲喂含有原有青贮饲料的全混合日粮(TMR),B试验组牛群在A对照组全混合日粮的基础上,每吨另添加0.5kg宝利肥,即在B试验组精料中添加宝利肥6克/头·天,精料成分及营养成分含量见表2。
表2 奶牛精料配方及营养水平
Table 2Composition of concentrate and nutrient levels in dairy cow
原料 Ingredients |
用量(%) Dosage |
营养水平Nutrient levels |
含量 Content |
玉米 Corn |
51.678 |
粗蛋白 CP,% |
21.04 |
豆粕 Soybean meal |
8.054 |
NND |
239.6 |
小苏打 Saleratus |
1.476 |
钙 Ca,% |
1.15 |
巨能钙 Huge Calcium |
1.342 |
磷 P,% |
0.44 |
盐 Salt |
1.208 |
钙磷比 Ca/P,% |
2.6:1 |
AC34 |
36.242 |
|
|
合计 Total |
100 |
|
|
1.3试验材料及地点
宝利肥由意大利拓大(Dox-al)有限公司生产,。试验在天津市黄庄农场奶牛一场进行,时间为2006年2月26日至2006年3月16日。
1.4饲养与管理
试验前对全群产奶牛进行产奶量测定,确定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前应进行驱虫,预饲1周。试验奶牛管理、饲喂方式、挤奶方式及日粮管理均按奶牛场现有规程进行,即所有的试验奶牛均采用散栏方式饲养,并饲喂全混合日粮,自由饮水,每天三次上槽,三次挤奶。
1.5测定指标及方法
每天要观察奶牛的采食、形态、疾病等状况,严格分组记录产奶量、疾病、剩料量等指标。并分别测定乳质的变化情况,即乳脂肪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干物质率、体细胞数的变化情况,详细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出现的各种情况。
1.6数据处理
数据用SPSS 11.5软件进行t检验。所有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1宝利肥对奶牛采食状况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牛只采食迅速,采食量稍微有所增加;对照组牛只粪便稀薄,试验组粪便明显好转;对照组奶牛有两头牛患有瘤胃疾病,还有一头患乳房炎,而试验组中,整个期间内奶牛只喜采食,无任何发病和不良反应。
2.2宝利肥对奶牛产奶量、体细胞及乳成分的影响(见表3)
表3 宝利肥对奶牛产奶量、体细胞及乳成分的影响
Table 3 Effectof yeast cultures on milk yield,body cell and milkcontent in dairy cow
项目 Item |
试验后 After experiment |
||
A组(对照组) Group A |
B组(试验组) Group B |
P |
|
胎次(n) Parity |
2.33±1.45 |
2.23±1.61 |
0.801 |
产奶量 Milk yield (kg/d) |
31.63±6.55 |
33.77±3.93 |
0.131 |
乳脂肪率 Fat percentage,% |
3.54±0.59 |
3.61±0.50 |
0.608 |
乳蛋白率 Protein percentage,% |
2.72±0.20 |
2.71±0.25 |
0.819 |
乳糖率 Lactose percentage,% |
4.67±0.18 |
4.67±0.20 |
0.936 |
干物质率 Dry matter percentage,% |
11.63±0.70 |
11.71±0.74 |
0.699 |
体细胞数(万) Number of Body cell |
60.17±88.82 |
55.34±114.74 |
0.856 |
线性分 Linearity Score |
4.03±1.20 |
4.33±1.20 |
0.566 |
泌乳天数 Milk days |
101.93±50.3 |
100.23±32.21 |
0.877 |
脂肪蛋白比 Fat/protein |
1.30±0.23 |
1.35±0.19 |
0.427 |
注:1、表中数据为平均数或±标准差。
由表3可以看出,与A对照组相比,酵母及培养物对试验B组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结合试验前后A、B两组产奶量,可以看出A组产奶量降低0.53kg,降低1.66%;B组产奶量增加1.77kg,提高5.54%;这样,与A组相比较,B组产奶量相对增加2.31kg,相对提高7.2%(如图1,4)。
结合试验前后可以看出,添加酵母及培养物后,B组乳脂肪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干物质率、脂肪蛋白比的值分别提高0.09、0.03、0.06、0.03、0.02,提高比例分别为2.56%、1.26%、1.30%、0.26%、1.50%;同时酵母及培养物还降低乳中的体细胞数,降低值为12.36,降低率为18.26%(如图2、3、4)。
由图1、图2、图3和图4可以清晰地看出,A对照组产奶量及乳成分都有所下降,而B试验组产奶量及其乳脂肪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干物质率、脂肪蛋白比都有不同程度地增加,而体细胞数有降低的趋势。
2.3宝利肥对奶牛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A组产奶量降低0.53kg,B组产奶量增加1.77kg;这样,与A组相比较,B组产奶量相对增加2.31kg;而试验组奶牛每头每天采食宝利肥为6克,宝利肥的价格为90元/kg,则B试验组比对照A组每头每天投入0.54元。以本地市场鲜乳价格2.09元/千克计算,脂肪、蛋白每增长一个点增加0.03元/每公斤鲜奶。综合计算后,B试验组每头奶牛每天可以增加效益4.46元。
3、讨论及结果
3.1宝利肥对奶牛采食量的影响
奶牛摄入的饲料越多,能够得到的能量就越多,产奶量也就越多。由于采食量是促进产奶的直接动力,因此营养学家和养牛户都千方百计提高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在较高的干物质进食水平下,通过促进瘤胃的发酵或微生物的活动,使得奶牛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饲料中所含的养分。微生物菌群能消化饲草、纤维和淀粉,正是它们才使得奶牛能够利用饲料中的养分。本试验中,添加酵母及培养物提高试验组奶牛的采食量,产生正效应,这与一些研究报道相类似。
一些独立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供应商所进行的研究结果都证实,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产品是非常有益的,主要表现在干物质采食量提高和产奶量增加。Newbold(1990)认为添加酵母培养物增加采食量,能为增加产奶量提供足够的能量。Olson等(1994)报道,添加酵母培养物可增加放牧牛随意选择性采食量。
3.2宝利肥对奶牛产奶量、体细胞及乳成分的影响
Williams和Newbold(1990)指出两种真菌培养物AO和SC饲喂奶牛效果相似,均能使4%标准乳产量提高1.2升/天,即产奶量提高5%。Wallace(1993)总结了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的18个研究,其中14个试验中奶牛产奶量得到提高,作用范围从产奶量下降6.8%(Kim 等,1992)到增加19.4% (Gunter,1990),试验牛1179头,对照组1073头,饲喂酵母培养物奶牛的平均产奶量为30.5升/天,而对照组为28.3升/天,添加酵母培养物可以使产奶量平均提高7.8%。这与本试验结果提高奶牛产奶量4.71%基本类似。
最近,刘凯等(2004)利用酵母培养物(益康XP)对泌乳前期奶牛的产奶量影响的研究表明,添加酵母培养物使泌乳前期奶牛产奶量平均提高2.10kg(P<0.05),差异显著。然而也有一些试验表明添加酵母培养物对奶牛产奶量没有影响(Chiquette,1995,Higginbotham等,l994;Kamalamma等,1996)。
此外,添加酵母及培养物对乳成分影响的报道也不一致。添加酵母及培养物能使乳脂率提高5.77%~33.46%,乳蛋白率略有增加,乳糖含量有增有降,总固形物显著增加(王士长,1999;吴子林,1996)。从本试验结果得出,泌乳早、中期奶牛日粮中添加宝利肥后,提高了产奶量(平均增加1.77千克/天),维护了乳腺组织的健康状况(体细胞数有所降低)。
3.3宝利肥对瘤胃VFA的影响
奶牛复胃发酵终端产物是挥发性脂肪酸(VFA),一般来讲,在不出现瘤胃中毒的情况下,瘤胃发酵终端产物中所含有的丁酸、丙酸和乙酸对瘤胃内壁柱状乳头的生长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这三种酸所引起的作用程度按以上顺序由强到弱。酵母培养物中含有氨基酸、葡萄糖、B族维生素、有机酸(乳酸、苹果酸、甲酸、琥珀酸、天冬氨酸)等,为瘤胃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提供营养物质,促进VFA的产生。酵母培养物能刺激瘤胃特定菌群生长,促进瘤胃的发育,这与酵母对瘤胃内生理代谢影响的许多报道相一致,这也可以解释酵母培养物对提高蛋白合成,改善瘤胃稳定性和改善微生物蛋白合成能力的作用。
瘤胃VFA产量常作为评定酵母培养物刺激瘤胃发酵的指标(Gray和Ryan,1988;Martin等,1989)。大量研究表明酵母培养物能改变瘤胃发酵方式。Williams(1991)报道,添加酵母培养物对瘤胃总VFA浓度没有影响,而乙酸、丙酸从3.3:1降到2.8:1,对戊酸或支链VFA比例没有影响。添加酵母培养物使乙酸、丙酸比例降低的报道较多(Erasmus等,1992;Besong等,1996)。相反,添加酵母培养物使乙酸、丙酸比例升高的报道也有许多(Gomez-Alaecon等,1990;蒿迈道,1993;Piva,1993)。
但也有一些体内、体外试验表明,酵母培养物对总VFA浓度及各种VFA的比例没有影响(Williams等,1991;Caton,1993;Higginbotham等,1994;Yoon和Stern,1996)。
3.4饲养健康的奶牛和提高产奶量是养殖者所追求的最大经济目标。
瘤胃中存在着无数的微生物,一般来讲,每毫升瘤胃液中约有细菌400~500亿之多,原虫的数量也在几千万以上。这些微生物能够利用粗饲料并通过其自身的繁殖,生成大量且便于奶牛利用的微生物蛋白,甚至将一些氮素转化成必需氨基酸,合成许多必要的维生素,其中包括维生素B族,它们还能够将纤维素和戊聚糖分解成乙酸、丙酸和丁酸,使得这些短链的脂肪酸通过胃壁吸收为奶牛提供约75%的能量。既然瘤胃中大量的微生物菌群参与对饲料的消化过程,因此,如果微生物在瘤胃中能够得到恰当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饲料报酬,还能够保障奶牛的营养需要和体质健壮。换句话说,饲养奶牛的关键在于养好瘤胃中的有益微生物菌群。
大量的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反刍家畜瘤胃微生物的浓度产生显著影响。添加酵母培养物后瘤胃总的细菌数增加,其中主要为纤维分解菌数的增加。Dawson(1993)指出,培养细菌总数的增加,表明添加活酵母细胞能刺激瘤胃中某些细菌的繁殖,改变瘤胃的功能,其中两个重要的功能是纤维消化和乳酸的利用,使日粮纤维消化率提高。Gonzalez(1993)指出,酵母培养物是提高饲草营养价值的一种方法,因为它的添加提高了秸秆的干物质、细胞壁和蛋白质的消化率,一般认为瘤胃细菌数量增长,瘤胃流出的蛋白质量增加(Williams和Newbold,1990)
酵母培养物中的代谢产物具有明显刺激牛瘤胃中纤维素菌和乳酸利用菌的繁殖;改变瘤胃发酵方式;降低瘤胃氨浓度;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和改善饲料消化率等的作用,从而能够从饲料中摄取更多的养分来满足奶牛生长和生产的需要,达到提高生产的需要,达到提高生产性能和改善动物健康状况的作用。现在,通过科技的进步和长期的生产实践,越来越多的奶牛养殖者已经意识到养好奶牛的关键在于调整好奶牛的瘤胃,通过此来追求最大的经济收入。
4、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可以得出:
1、酵母及培养物中可以提高泌乳奶牛产奶量。
2、酵母及培养物可以提高泌乳奶牛的乳脂肪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干物质率、脂肪蛋白比,同